2014年1月22日

禮儀學習

新年將至,有教育機構見機不可失,在家家戶戶還要登堂拜年的時候,推出賀年禮儀課程班。

香港的補習風氣如日方中,各種小型的、連鎖式、專門的補習機構,若然對身邊的事物敏感一點,你可以察覺,公共空間裡總有不同補習社的廣告,巴士橫則的空間上,車站內的一磚一瓦,還有鬧市大廈的外露牆壁,都塗以半身人像照和紅圖綠字。

早在兩年的預科班還未成歷史之時,還是現在改以文憑試的三三四新學制,從數理科學,到商學文學地理,學生一律可以往課堂以外的地方。當下課鐘聲響起,但距離回家還太早呢,因為課堂才正要開始——學生背著那猶如另一副小身軀的厚重大背包,左手捧著作業筆記,右手握著剛剛在附近買零食或汽水,在補習社門外排隊等候進課室,這邊剛結束那邊又開始,頻頻撲撲奔波四處,活力都耗費在考試與「雞精班」裡——典型的中學生寫照。

而既然中學需要補習,那麼小學,甚至幼稚園又為什麼不需要呢?不修主科目,可以有唱遊班、英語朗誦班、普通話班,還有面試班。不要說摧毀童年,也不要說甚麼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,亦不要說是只注重考試技巧無助知識的長進,因為大眾總是口不對心,用腳投票,有需求自然有供應,經濟的基本定律,一切都只是商業的考量而已,哪有對錯之分。家長只是未雨綢繆,培育下一代而用心良苦啊。


禮儀班的出現自然沒有不妥。構思新穎前衛,甚至很有膽識。因為在這個禮崩樂壞的商業社會裡,成為各種劣弊的溫床,罔視別國的文化,和當地窮人搶食,用消費來推高當地的物價,侵食本地人的資源和福利,只因缺少了信仰與禮儀的教化。以前香港還有英國人的諄諄教誨,像訓練小孩子,教丟垃圾、遠離毒品、過馬路的秩序、個人衛生以至防蚊的方法;回歸則是要脫離依賴的敲警,洋人不能再指指點點,鄧小平說「英國人做得到,中國人也做得到」,中國人要當家做主了。所以這位女士便坐言起行,創立禮儀班,基本的待人接物不用再假手於人;總比政客們口號先行,雷聲大雨點小,光說不做來得脫俗超凡。這一方面,她反而是個榜樣呢。

傑克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