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1日

如果飢餓遊戲是一場非暴力革命

第一集飢餓遊戲,講述一場以性命作籌碼的生存鬥爭,身在其中的活祭品們在籠中作困獸鬥,為生存不擇手段,幹盡下流勾當;然而籠中人的血肉與痛苦卻只是籠外人茶餘飯後的話題。起始以揭示人性醜惡為主,在續集星火燎原裡,會把觀眾帶至另一個地方:抗爭與革命。

在上一集的最後關頭,女主角選擇與伴侶服毒殉情,迫使都城為觀眾而改變遊戲規則,在國民心裡種下了反抗暴政的革命種子。然而在總統的威脅之下,以及目睹騷亂者被都城的維安人員當眾處決,畫面跳回家鄉小妹天真無邪的笑臉、青梅竹馬的深吻、老懦弱小的無辜,腦海一度閃過放棄抗爭的念頭,選擇在政權設計的絕望與恐懼裡苟且偷生。不過政治一如無孔不入的細菌病毒,它總會找到方法逼近你的身邊,第三次的大旬祭正正是強逼女主角面對現實。而這一場大旬祭,把所有的包裝外套脫去,原來是一次革命的鋪設。

女主角於抗爭前的心理掙扎,有一顆抗爭的意志,卻膽怯於抗爭帶來的暴力。比較飢餓遊戲的故事,和人類的歷史,無非以人民與政權的對抗作總括。翻開古今中外歷史書,中原陳勝吳廣反抗秦皇暴政的揭竿起義到晚清孫中山的辛亥革命,歐洲黑暗時代宗教統治到法國大革命,當中幾百千萬的章回,發覺抗爭革命成功與否,皆需人類的意志、軀體和鮮血。人民的覺醒,對政權不滿的累積,推翻權力,往往落入暴力流血的下場。

但當中有沒有過用非暴力的手段而抗爭成功的事例呢?且看看印度如何在聖雄甘地的帶領之下,用印度教裡非暴力的哲學思想,最終使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地的統治。甘地的思想,用絕食抗議、消費抵制配上理性談判與演講來作為抗爭的手段,如一位聖師在教導政權學生;不過亦要慶幸對手是英國人。英國人最早使用君主立憲制,在法國大革命時期、動亂的烽火蔓延至歐洲多個國家,英國境內卻沒有發生大騷亂,皆因他們先知先覺,早把君主的權力架空;他們並非害怕革命,而是動亂帶來的社會、經濟、民生大倒退,會把法治文化摧毀,使一個優秀的民族滅亡。而甘地的非暴力理念,正中英國人下懷,把他們理性君子、吃軟而不吃硬的一套摸得透徹,和英國人抗爭,要他們妥協,需要比他們更有修養更理性。最後英國人當然識英雄重英雄,從甘地的身上知道帝國主義已成雲煙,把大英帝國變成歷史裡一個昨日的名詞。

甘地的成功,集合了理性的抗爭思想和面對同樣理性的英國對手,兩項因素缺一便失去化學反應。要是飢餓遊戲內採用這種策略手段,不用猜也能知結果會如何。再反觀今日香港,有不少人反政府,甚至想香港獨立,抗爭手段有七一和平大遊行,靜坐政總,主張「和理非非」的抗爭模式,然後回家吃飽睡夠。這樣「君子式」的抗爭,當然叫甘地、馬丁·路德·金等人泉下有知得以微笑,但現實又是否能實現呢?電視台一事過十萬人示威,卻依舊不得政府一個回覆;菲律賓事件還未得一個滿意的行動,只得拖字訣。可惜抗爭的對手,不是一個英國紳士,而是一個橫蠻的土豪,越和平的對抗行為,換來的卻是冷血殘酷的鐵輪輾斃。對手之不同,抗爭之手段,也應該作出相應的改變。和理非非?對不起,在這海港似乎用不著。

傑克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